汉谢克园(恩宠山) Henschke,Hill Of Grace
产地:澳大利亚(Australia)?阿德莱德产区
面积:87公顷
年产量:6000~10000瓶
近30年才在酒坛打响名号的澳洲红酒中,公认有两颗亮晶晶的钻石:颗是彭福园(Penfolds)的农庄(Grange),第二颗当是汉谢克的恩宠山。 只看“汉谢克”的名称就知其与德国(Germany)有渊源。汉谢克家族原是东普鲁士西里西亚 (Silesia)地区的居民。西里西亚是日耳曼30年战争的兵家必争之地,传奇人物腓特烈大帝的大半生都在此地区度过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,盟军割让此地给波兰(Poland),造成数百万难民流亡联邦德国(Germany),其中一位便是我的德国(Germany)恩师巴杜拉教授。也许是预见了百年后的浩劫吧,汉谢克家族在1850年便随一股德国(Germany)移民潮来到澳洲南部这块新殖民区阿德莱德山区 (Adelaide Hills)。由名称可知(贝多芬有一首着名的歌曲即为《阿德莱德》),此地已经是“德国(Germany)村”了。
老汉谢克?约翰发现当地人10余年前已自法国(France)南部罗讷河产酒区移来西拉葡萄(Shiraz),便放下全部精力照顾这片由先前德国(Germany)移民取名的“恩宠山”(Gnadenberg)园区。 此地区日后才意译成英文“Hill of Grace"。不像许多移居美国(USA)的德裔,汉谢克家族仍保留着德国(Germany)传统,连现在当家的第六代的史蒂芬也曾到德国(Germany)莱茵河旁着名的盖森海姆(Geisenheim)酿酒学院攻读,其夫人普伊 (Prue)也是酿酒师,所以汉谢克酒园能够酿造出近10种、年产4万箱红、白酒,其中一半以上符合法国(France)酒的水准。而一门出三杰,更值得大书特书。
“三杰”中的老大恩宠山酒是20世纪 50年代才开始单独酿制的,每年产量不过 6000~10000瓶,部分由来自已达140岁高龄的老株葡萄酿成,并且在全新的、由美国(USA)进口的橡木桶中醇化1~1.5年以上,历年的表现不输彭福园的农庄酒。
除了恩宠山酒这个代表作外,汉谢克还有一个16公顷大的宝石山(Mount Edelstein)酒园(也是德文名称),仍是专攻西拉葡萄酒,价钱只有前者的一半,但使用的葡萄是较年轻的树种(也有约80岁),以至于果香极强,浓郁度则不及恩宠山的百年老株。然而,这正是当下欧美酒评家所青睐的。
“三杰”中居末的是成园、位于较南的巴罗沙河谷的基诺顿酒园(Keynton Estate)。与上述两园种植西拉葡萄不同,此园杂种了三四种葡萄,以类似波尔多的混酿手法,酿出法国(France)波尔多式的浓郁的所谓“古典式红酒”。这也是澳洲酒打入欧美市场的主力酒。本园产品虽以中低价位(约30美元)行销,年产6万瓶,但普受欢迎。汉谢克酒园一门“三杰”,囊括高、中、低3个消费层,绝非泛泛酒园可比拟!